跟美食家外出用餐最大的好處就是,你只要負責盡情大吃大喝大聲聊天就好,剩下該拍照該記錄的美食家都會幫你整理整帖好好,醒來之後慢慢回味即可。
[食況轉播] 最近有篇〈文青小酒館〉的文章獲得很多人轉錄,被列為第一名的「貓下去」維持一貫的難搞風格,乾脆辦個「淤青小酒館」之夜,讓一堆牛鬼蛇神(包括我本人)可以一同歡慶進駐徐州路的六周年。
不過,真正的主角其實是亞洲頂尖調酒師尹德凱,他曾經獲得2012 DIAGEO World Class台灣區冠軍與世界賽第三名,目前任職於新加坡的BAR NUTMEG & CLOVE,本次特別返台與寬老闆共演,推出五款特製雞尾酒,讓我這個平素遠離酒精的無聊女子也不禁每種都要來嚐嚐。我很喜歡一款切中我心情的「苦與愛」:Diplomatico蘭姆酒、朝鮮薊酒漬胡桃、義大利Campari酒、文山包種紅茶、巧克力球,苦烈的甜,正如愛情的愛恨二面。
點菜當然是隨你高興,加上與鄰桌交換(或偷吃)的菜,我們四個人一共嚐了二十一道中的十三道料理。酥皮馬鈴薯與(冷)炒蛋已確定成為我的新歡,第二次吃依舊為其鬆化酥脆的馬鈴薯、脆口迷人的煎蛋與松露油混搭日式芝麻醬的調味著迷不已。顧不了熱量,炸物更是盡情上桌,我喜歡炸比目魚多汁燙口的內裡,最後刨上的橘子皮清香解膩;我最愛的薯條變成了細版,還是涮嘴,但我更喜歡粗版因為有更明顯的外酥內軟對比;炸牛肉漢堡排則是當晚某位很會做義大利菜的大叔吵著要點的一道,又肥又有肉感,快意非常。
不當文青,人生路上總有幾個淤青作為紀念。這晚,除了插科打諢與飲宴作樂,或許每個人在這種不必想太多的場子裡,都能獲得某種救贖。